利瑪竇銅像揭幕禮

//

意大利耶穌會士利瑪竇(Matteo Ricci)神父於十六世紀抵達澳門學習中文,然後展開在華傳教的使命,澳門社會為紀念這位促進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,日前舉行一連串慶祝活動。

八月七日,澳門政府及教會領袖在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地標「大三巴」牌坊旁,主持利氏銅像揭幕儀式。這天正是利瑪竇四百廿八年前抵達澳門的日子。

揭幕禮由澳門教區黎鴻昇主教、利氏出生地意大利馬爾凱大區的主席馬里奧.斯巴卡(Mario Spacca)、澳門政府代表及耶穌會中華省會長詹德隆(Louis Gendron)神父主持,約五百人觀禮。

美籍詹神父以國語致辭說:「利瑪竇今天回到澳門了。」他又指出,在大三巴牌坊上四位耶穌會士雕像,都身穿歐洲人的服飾,唯獨利氏銅像穿儒士服飾,「因為他非常愛中國」。

雕塑製作人黃家龍向天亞社介紹,銅像高二點二米,重近半噸,穿著明朝士大夫衣飾,右手執毛筆,左手提古籍,作思考狀,是要突顯利氏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卓越成就。

耶穌會澳門會院院長呂晶器神父對天亞社說,雕像所在的位置是耶穌會聖保祿學院的遺址,「利瑪竇就像回了家,回到自己的花園裡」。

他指出,在這公共空間豎立銅像,為居民和遊客是開始或再次認識這位偉人的機會,為教會是歷史時刻,也是福傳契機。

同日,為紀念利瑪竇逝世周年,除了澳門郵政局出版紀念郵票,民政總署轄下澳門藝術博物館也舉辦「海嶠儒宗──利瑪竇逝世四百周年文物特展」,展出逾一百八十件利瑪竇來華前後相關的文化藝術珍品。

該批文物自二月起已先後於北京、上海和南京展出,澳門為巡迴展覽的最後一站,並特別展出利氏的繪畫及地圖、早期門天主教會的文物,以及利瑪竇友人的書法作品,當中五十二件由澳門教區借出。展期由八月八日至十月卅一日。